【国际实践交流】聚焦塞内加尔:将武汉的课堂与西非的市场相连
2025年10月24日下午14:00,一场以“跨国企业实践与国际财务事业”为主题的深度交流会在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成功举行。本次活动由学院MPACC教育中心主导,2025级全体MPACC学员具体策划承办。会议邀请了自塞内加尔共和国的MBA交换生RAYMOND JOSEPH MALICK TINE先生作为互动嘉宾。本次会议旨在搭建一个中非青年学子思想碰撞的平台,共同探讨在“一带一路”与中非合作框架下的商业实践与财务管理的融合与创新。

交流会在严谨而开放的氛围中展开。活动伊始,小组主持人雷雨晨同学介绍了本次交流的宏观背景与核心目标。她指出,在全球化的今天,深入了解他国商业环境、分享中国发展经验、探讨合作机遇,是当代青年学子,尤其是未来财务与管理人才不可或缺的一课。

在嘉宾分享与核心议题环节,中国学生团队从多维度展示了中国企业的实践智慧。王芳同学以富有远见的“战略投资者”和充满活力的“巨型利润中心”为喻,生动阐释了中国政府与市场的互动关系。赵婷同学则聚焦于建材建工、交通、汽车三大中国支柱产业,通过中国建筑承建的港珠澳大桥、中国中车领跑全球的高铁技术、比亚迪蝉联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冠等鲜活案例,系统阐述了中国企业如何通过卓越的项目管理、技术革新与全球布局,实现从“中国制造”到“中国创造”的跨越。

随后,黄子洁、黄倩、马晓春等同学深入剖析了中国企业的管理模式。她们从“动态战略与政策响应能力”、“数字化管理工具的深度渗透”到“高度垂直整合的生态化布局”,层层递进,揭示了中国企业高效运营的内在逻辑。在财务职能层面,陈娥与赵子星同学强调了现代财务管理的战略价值,提出“业财融合”是支撑企业决策的基石,并通过“全面预算管理”、“精益管理”与“综合绩效评估”等实践,展示了财务部门如何从“记账员”转变为企业战略的“导航仪”与“价值工程师”。

RAYMOND先生不仅分享了塞内加尔的商业环境,更就“政府在企业发展的角色”、“国际项目如何建立本地信任”等关键问题,与中方同学展开了热烈而富有建设性的对话。双方一致认为,在跨国合作中,超越冰冷的工具与数据,构建基于尊重与理解的“关系信任”是项目成功的润滑剂。

在总结与展望环节,小组对交流成果进行了系统梳理。他们认识到,塞内加尔在特色资源型产业方面具备巨大发展潜力,而其市场的高物价现象也反映了供应链、生产成本等结构性挑战。基于此,团队提出了未来合作的改进方向与行动规划:包括深化国别产业研究、开展“案例工作坊”、构建中塞青年合作网络等,致力于将交流中的思想火花转化为切实的学术研究或商业计划,真正做到“知行合一”。

此次交流会不仅是一次知识的共享,更是一次视野的开拓和友谊的播种。它标志着管理学院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、跨文化沟通能力与战略思维的高层次财会人才方面迈出了坚实一步。正如小组在结语中所言:“本次对话虽已结束,却开启了新的合作旅程。”学院将继续支持此类跨文化学术实践活动,助力学子们在探索全球商业未来的道路上,走得更远、更稳、更实。
撰稿人:周昱成
审核人:王超